Menu

走出去·越南
在过去的数十年间,越南见证了其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。该国的经济增速在亚洲区域中位居前列,成为引人注目的增长典范。不仅如此,越南在贸易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,其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尤为引人瞩目。

越南实施全球最低税对中国“走出去”企业的影响与应对(附案例)

发布时间:2025-03-28
来源:盈天越南
浏览次数:15次
标签:

引言


随着全球税收规则的重构,越南作为中国“一带一路”重要投资目的地,近期宣布将实施OECD倡导的“全球最低税”(支柱二方案),即对年收入超7.5亿欧元的跨国企业征收不低于15%的有效税率。这一政策对中国出海企业,尤其是浙江等外向型经济活跃地区的跨国企业集团,将带来深远影响。本文结合国际税收动态与典型案例,分析挑战并提出应对建议。  

 


01

越南实施全球最低税的核心影响

1、税负成本上升

若企业在越南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实际税负低于15%,需补足差额。例如,某浙江制造业集团在越南的子公司因享受当地税收优惠,实际税率为10%,则需额外缴纳5%的税款,直接挤压利润空间。 


2、架构调整压力

传统的“低税地控股公司+运营实体”架构可能失效。部分企业通过新加坡、香港等中间控股公司投资越南,若控股公司所在国未同步实施全球最低税,仍可能面临补税风险。 


3、合规复杂度增加

越南税务机关可能加强对跨境交易的审查,包括转让定价、利润归属等,企业需应对更复杂的申报要求和文档管理。  

02

跨国企业的应对策略

1、优化全球税务架构

· 重新评估控股结构:减少多层中间控股公司,优先选择已实施全球最低税的国家作为区域总部,避免重复补税。 

·增强商业实质:在中间控股公司所在地配置实际业务(如研发、贸易职能),避免被认定为“壳公司”而触发中国受控外国企业规则。 


2、动态跟踪税收政策

· 关注越南与中国的双边税收协定更新,尤其是利润分配和税收抵免条款。 

·利用OECD发布的国别指南,预判越南后续政策调整方向。 


3、强化税务合规管理  

· 转让定价合规:确保关联交易定价符合独立交易原则,留存完整的同期资料。 

· 员工派驻规划:避免因中方员工在越南停留时间过长构成常设机构,导致额外税负。 


4、探索税收争议解决机制

· 若越南税务机关提出补税要求,可申请“相互协商程序”(MAP),通过两国税务部门协商解决争议。 

· 考虑与税务机关签订“预约定价安排”(APA),提前锁定未来年度的税务处理方式。 


03

案例启示:浙江某电子制造集团的实践

某浙江电子企业集团在越南设有生产基地,原通过新加坡控股公司享受税收优惠。面对全球最低税,该集团采取以下措施: 

1、业务重组:将新加坡公司转型为亚太区供应链管理中心,承担采购、物流等实质职能,满足经济实质要求。 

2、税务规划:申请越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,争取过渡期政策支持,同时调整利润分配策略,平衡全球税负。 

3、合规升级:引入当地税务顾问团队,定期审核税务申报流程,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。 




结语



全球最低税的推行既是挑战,也是企业重构竞争力的契机。跨国企业需以合规为基石,结合战略调整与专业资源支持,在越南乃至全球市场中稳健前行。建议企业尽早启动税务健康检查,并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,制定个性化应对方案。  


· 参考文献:《国际税收》2025年第1期——“越南实施全球最低税对中国‘走出去’企业的影响与应对——以浙江跨国企业集团为例”